根据《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及工作程序规定,对2025届农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答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答辩时间:
2025年5月17日上午8:30
要求:答辩组提前10分钟、毕业生提前30分钟进场,拷贝PPT,按顺序参加答辩。
二、学生答辩前准备工作:
答辩前毕业生必须在系统中做好各类文档上传或填写工作,否则不予计分。答辩要求参见学院通知,其他要求如下:
1. 所有毕业学生需在答辩前向所在答辩小组组长提交本人“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检测报告”(查重率不超过15%)、《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AI工具使用情况说明表》、“AIGC检测报告”(AIGC检测结果不超过20%),经答辩小组审阅后方可进行答辩;
2. 需提交200-300字左右的论文简介6份,论文纸质版5份(A4双面打印,不打印封面和致谢,隐去导师姓名);
3. 如有发表学术论文,请打印期刊论文全文或录用证明1份,如有授权专利,请打印授权证书复印件1份;
4. PPT提前拷贝到答辩教室电脑上(PPT命名为答辩序号+姓名,隐去导师姓名)。
三、答辩过程:
1. 答辩秘书检查“论文抄袭检测报告单”、“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AI工具使用情况说明表”、“AIGC检测报告”,核对发表期刊论文情况;
2. 答辩秘书控制时间,每位学生PPT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答辩小组提问3-5分钟左右,总时长控制在10-15min;
3. 每组排名第一的同学进入第二轮推优答辩环节,从5位同学中选出3位推优(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不端检测查重率需低于10%,AIGC检测需低于15%),推优答辩地点在教5-206。每组答辩排名最后的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第二次答辩(在5月22日之前完成,具体时间见学院通知);
4. 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和答辩组长在系统中提交答辩成绩并打印答辩记录和成绩后,请答辩组长和秘书签字;
5. 答辩结束后,未通过第一轮答辩的同学进入第二轮院辩环节(时间暂定为5月21日下午,具体见学院通知),其他同学根据本次答辩意见认真修改完善论文,5月22日前上交1份A4打印论文(无需装订),由班长收齐后交到学17-509办公室管老师处,学院组织第二轮交叉评阅。
四、答辩分组:
第一组,答辩地点:教5-203
组长:傅良波
组员:代丽萍(秘书)、詹仪花、郑月萍、赵娟、李飞飞
顺序 |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论文题目 |
1 |
202120020125 |
宋宇晨 |
农学211 |
KCS基因响应温度调控棉纤维发育的研究 |
2 |
202120020107 |
陈柯宇 |
农学211 |
基于FPNI-PCR开发转基因棉花特异性分子标记 |
3 |
202118120324 |
杨博豪 |
农学211 |
硬粒小麦旗叶卷曲性状的QTL定位 |
4 |
202120020119 |
杨安杰 |
农学211 |
外源喷施GA对棉花茎杆茸毛分布的影响 |
5 |
202120020120 |
李洲 |
农学211 |
外源喷施BR、IAA对棉花茸毛极性分布的影响 |
6 |
202104160229 |
于诗卿 |
农学212 |
外源喷施IAA对茎秆茸毛分布的影响 |
7 |
202120020209 |
何娟娟 |
农学212 |
小麦初生根数对小麦苗期发育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
8 |
202124060112 |
王乐彬 |
新农科求真实验班211 |
外施甲烷水提升水稻盐耐受性的作用 |
9 |
202124060122 |
姜贤炜 |
新农科求真实验班211 |
稻蛙共作模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10 |
202120020108 |
郑冰倩 |
农学211 |
水稻PIN基因对干旱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 |
11 |
202120020123 |
吴佳熠 |
农学211 |
水稻OsABCCx敲除突变体材料的创建与鉴定 |
12 |
202120020329 |
张骏辉 |
农学213 |
浙江玉米地方品种中胚轴伸长能力鉴定和种质筛选 |
13 |
202120020104 |
周昕怡 |
农学211 |
浙江玉米地方品种耐低温萌发能力鉴定和种质筛选 |
14 |
202120020130 |
方嘉辉 |
农学211 |
草酸在鲜食甜玉米保鲜中的作用研究 |
15 |
202120020122 |
李宏涛 |
农学211 |
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再生稻甬优4901产量的影响 |
16 |
202120020233 |
李镜 |
农学212 |
海藻酸浸种对甜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
17 |
202120020118 |
翁晨玮 |
农学211 |
浙江省主要甜瓜砧木幼苗耐热、耐寒性鉴定 |
18 |
202120020113 |
洪慧颖 |
农学211 |
不同收获期对鲜食玉米糯J18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9 |
202120020106 |
方卓艺 |
农学211 |
生物质碳点提高油菜盐胁迫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
20 |
202120020134 |
张婷玥 |
农学211 |
油菜菌核病抗性R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
202120020303 |
项依婷 |
农学213 |
浙江地方种质籽粒大小及粒重鉴定与分析 |
22 |
202120020133 |
黄贤军 |
农学211 |
水稻BIARK1敲除突变体的创制及其逆境胁迫条件下的表型鉴定 |
第二组,答辩地点:教5-204
组长:吕尊富
组员:罗秋红(秘书)、黄楚珺、朱月明、陈静、潘天
顺序 |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论文题目 |
1 |
202120020319 |
常劲楠 |
农学213 |
GbGIR2等位变异调控海岛棉茎秆茸毛发育的研究 |
2 |
202120020330 |
林最昌 |
农学213 |
硬粒小麦穗型性状的QTL定位 |
3 |
202120020325 |
林文盛 |
农学213 |
硬粒小麦茎秆绒毛性状的QTL定位 |
4 |
202120020219 |
翟伟阳 |
农学212 |
棉花茸毛极性分布的规律性研究 |
5 |
202120020301 |
戴佳梦 |
农学213 |
GhPRPs在棉花茎秆茸毛形成及其极性分布中的功能研究 |
6 |
202120020308 |
陶怡璇 |
农学213 |
CASL4AL×CS杂交后代四种抽穗期类型小麦的农艺性状观察与分子标记分析 |
7 |
202120020109 |
施欣羽 |
农学211 |
高粱基因组中PP2C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 |
8 |
202120020205 |
吕林燕 |
农学212 |
高香草酸和3-香豆酸对砷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 |
9 |
202120020332 |
戚懿韬 |
农学213 |
OsPP2Cx基因在水稻砷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
10 |
202120020333 |
吴宜萌 |
农学213 |
水稻OsABCCx基因异源转运重金属镉的研究分析 |
11 |
202120020126 |
郑宇杭 |
农学211 |
ABC转运蛋白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12 |
202120020212 |
章意 |
农学212 |
OsFKBP过表达遗传材料的鉴定与功能初探 |
13 |
202120020221 |
蒋杭梁 |
农学212 |
棉花GhSTIC2基因的克隆及其调控株高的功能初探 |
14 |
202120020306 |
黄艺璇 |
农学213 |
GhRab7B3-A调控陆地棉干旱耐受性的生理机制探究 |
15 |
202120020331 |
陈义加 |
农学213 |
不同播期对籼稻华浙优210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
16 |
202120020117 |
黄羚倍 |
农学211 |
西瓜砧木种质幼苗耐寒、耐热性差异的生理生化分析 |
17 |
202120020128 |
施东奕 |
农学211 |
5个番茄砧木种质幼苗耐寒、耐热性比较与分析 |
18 |
202120020312 |
高怡洁 |
农学213 |
浙江玉米地方种质容重的测定与分析 |
19 |
202120020227 |
魏子豪 |
农学212 |
识别油菜花骨朵的深度学习模型开发 |
20 |
202120020316 |
冯镇 |
农学213 |
棉花粉虱的计数模型开发 |
21 |
202120020229 |
张哲皓 |
农学212 |
水稻CPS4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创制及其逆境胁迫下的表型初步分析 |
22 |
202120020206 |
费佳妍 |
农学212 |
甜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品质性状分析 |
第三组,答辩地点:教5-205
组长:丁明全
组员:景峰(秘书)、徐锡明、胡鑫、蒋玉蓉、陆国权
顺序 |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论文题目 |
1 |
201920020229 |
傅照彬 |
农学212 |
陆地棉GhPHR1在烟草中的功能分析 |
2 |
202120020210 |
吴佳彦 |
农学212 |
利用GWAS挖掘陆地棉GeBP基因纤维品质和早熟性状的优异位点 |
3 |
202120020224 |
柯展博 |
农学212 |
GhSHMT11-A调控陆地棉叶片发育的生理机制探究 |
4 |
202120020228 |
周郑兴 |
农学212 |
水稻萌发期耐盐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 |
202120020101 |
杨佳颖 |
农学211 |
水稻种子休眠与耐储存的关系 |
6 |
202120020307 |
钱林 |
农学213 |
不同储藏条件对紫苏种子发芽率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研究 |
7 |
202120020216 |
蔡立扬 |
农学212 |
甘蓝型油菜BnaOEP基因克隆及抗寒性功能研究 |
8 |
202120020203 |
黄佳怡 |
农学212 |
甘蓝型油菜BnaA03.AGP4 基因克隆及异源表达分析 |
9 |
202120020208 |
樊姿恋 |
农学212 |
大豆GmVP6的功能初探 |
10 |
202120020105 |
何姣骏 |
农学211 |
AeWRKY32和AeWRKY70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
11 |
202120020121 |
麻泽宇 |
农学211 |
大豆磷脂酸荧光探针的构建 |
12 |
202120020215 |
何晨凯 |
农学212 |
鲜切甘薯褐变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3 |
202120020201 |
申屠方语 |
农学212 |
甘薯干燥方式对其抗氧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
14 |
202120020211 |
王伊梦 |
农学212 |
草酸处理提升甘薯块根耐冷性的最佳浓度筛选 |
15 |
202104120225 |
孙骏豪 |
农学211 |
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香薯木质素代谢的效应研究 |
16 |
202120020204 |
叶千寻 |
农学212 |
氮素施用对小香薯根系构建及其发育的初步研究 |
17 |
202120020131 |
周俊楷 |
农学211 |
中国东南部典型甘薯虫害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
18 |
202120020311 |
潘可佳 |
农学213 |
水稻耐深播种质筛选 |
19 |
202120020318 |
金迪 |
农学213 |
脆杆基因OsCesA4 敲除载体遗传转化水稻的研究 |
20 |
202120020231 |
裘铭元 |
农学212 |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浙江省主栽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21 |
202120020326 |
吴友涛 |
农学213 |
华占×魔王谷BC3F4世代农艺性状考察及结实率相关QTL精细定位 |
22 |
202124060113 |
邱志豪 |
新农科求真实验班211 |
春秋季马铃薯临界氮浓度模型构建及诊断 |
第四组,答辩地点:教5-206
组长:王洋
组员:李沪波(秘书)、徐乾坤、李黎贝、王晓敏、甘毅
顺序 |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论文题目 |
1 |
202120020310 |
程佳威 |
农学213 |
OsTP1上游转录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
2 |
202120020225 |
吴经灿 |
农学212 |
陆地棉耐盐品种筛选和表型观察 |
3 |
202120020226 |
李鑫郅 |
农学212 |
水稻苗期耐盐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 |
202120020132 |
董一帆 |
农学211 |
水稻种子SDS-PAGE储藏蛋白电泳带与蛋白组分的关系 |
5 |
202120020309 |
应瑞敏 |
农学213 |
甘蓝型油菜BnaA05.PIG-P基因调控甘油脂合成的功能研究 |
6 |
202120020328 |
孙世韬 |
农学213 |
海藻酸钠在鲜食鲜玉米保鲜中的作用研究 |
7 |
202120020111 |
吴佳华 |
农学211 |
花生AhMAGL1b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
8 |
202120020202 |
陈盈 |
农学212 |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创制的高油酸大豆的筛选鉴定 |
9 |
202120020213 |
林依阳 |
农学212 |
AtPUT4在拟南芥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 |
10 |
202120020207 |
徐婷蕊 |
农学212 |
甘薯类钙调素IbCML3基因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
11 |
202120020223 |
郁泽楠 |
农学212 |
变温处理对甘薯含水量和糖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
12 |
202120020127 |
马尚铖 |
农学211 |
磷钾互作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
13 |
202120020114 |
许艺严 |
农学211 |
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薯临界氮浓度模型变化研究 |
14 |
202120020220 |
罗君昊 |
农学212 |
水氮耦合效应对甘薯块根淀粉含量及组分的调控作用 |
15 |
202120020129 |
夏旭锦 |
农学211 |
甘薯块根智能识别与分拣关键技术研究 |
16 |
202120020324 |
王心健 |
农学213 |
微生物菌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麦田环境的影响 |
17 |
202120020317 |
龚雨杭 |
农学213 |
脆杆基因OsCesA4 的克隆和敲除载体构建 |
18 |
202120020327 |
周奕恒 |
农学213 |
外源激素调控水稻厌氧发芽能力 |
19 |
202118070209 |
沈博云 |
农学213 |
水稻胚性愈伤诱导和再生性状QTL定位 |
20 |
202120020102 |
陈家怡 |
农学211 |
miR444d超表达植株的农艺性状考查 |
21 |
202120020110 |
王雨欢 |
农学211 |
利用华占×日本晴BC3F2代进行育性基因定位和偏分离验证 |
22 |
202120020321 |
吴学恒 |
农学213 |
鲜切甘薯褐变对其质构特性及代谢组分析 |
第五组,答辩地点:教5-207
组长:张传忠
组员:杨蕾(秘书)、曹跃芬、冯震、韩庆辉、崔鹏
顺序 |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论文题目 |
1 |
202120020214 |
孙楠 |
农学212 |
陆地棉GhPHR1基因异源过表达拟南芥的功能验证 |
2 |
202120020313 |
谭静 |
农学213 |
大豆分枝形成相关基因的鉴定 |
3 |
202120020222 |
方正 |
农学212 |
水稻种子种皮颜色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
4 |
202120020302 |
叶钰涵 |
农学213 |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的关系分析 |
5 |
202120020323 |
朱文翰 |
农学213 |
甘蓝型油菜BnaA01.KAN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
6 |
202120020334 |
李霞 |
农学213 |
大豆GmNAC035 的功能初探 |
7 |
202120020304 |
徐倩 |
农学213 |
花生AhMAGL3b在植物油脂代谢中的功能分析 |
8 |
202120020218 |
吴侃伦 |
农学212 |
高油酸大豆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 |
9 |
202120020335 |
杨翎 |
农学213 |
AtPUT6在拟南芥盐胁迫应答中的功能分析 |
10 |
202120020234 |
雷天雨 |
农学212 |
草酸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甘薯块根细胞壁及质地变化的影响研究 |
11 |
202120020217 |
邱丽鑫 |
农学212 |
水氮互作对甘薯光合及产量指标影响 |
12 |
202120020320 |
占洪 |
农学213 |
氮钾交互作用对甘薯块根淀粉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
13 |
202120020314 |
费晓 |
农学213 |
基于艾草的蒸制甘薯绿色保鲜方法研究 |
14 |
202120020232 |
苏柳建 |
农学212 |
微生物制剂对早稻和晚稻镉吸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 |
202120020315 |
彭瑞龙 |
农学213 |
利用单片段替换系进行水稻再生性状QTL定位 |
16 |
202120020103 |
范王昀 |
农学211 |
不同GBSSⅠ和SSⅡa单倍型组合水稻灌浆期淀粉合成与积累的生理特性研究 |
17 |
202120020116 |
刘吉红 |
农学211 |
不同生根剂处理对三叶青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
18 |
202120020112 |
石雨婷 |
农学211 |
不同储藏方式对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9 |
202120020115 |
陆佳樱 |
农学211 |
不同氮肥水平对嘉丰优2号稻米储藏品质的影响 |
20 |
202120020305 |
季晓欣 |
农学213 |
高温响应基因miR396f上游转录因子的鉴定与验证 |
21 |
202120020322 |
金哲恺 |
农学213 |
水稻分蘖角度控制基因LAZY5的初步定位分析 |
农学专业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