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倪建均带队赴临安区青山湖街道郎家村,走访慰问正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农学院“科技助农先锋”实践团队师生,并参加校地师生社会实践座谈会。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科教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闪闪、郎家村党总支书记郦桂忠、学院领导班子、实践团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在郎家村富硒小香薯基地,倪建均一行实地观摩了实践团队师生操作无人机开展农情监测、指导农户使用智能植物营养仪,并现场了解了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情况。随后,倪建均一行参观了溪谷郎家共富稻田和郎家村邻里中心,详细了解了农学院新品种推介及郎家村共富工坊建设情况。倪建均对学院依托科技特派员优势,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校地师生社会实践座谈会上,倪建均代表学校对临安区及郎家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社会实践工作表示感谢,对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学院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研做在乡村一线,做法扎实、成效明显,充分体现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
会上,区农业农村局科教服务中心副主任马闪闪介绍了临安区农业发展概况及校地合作成果;郎家村郎家村党总支书记郦桂忠分享了村级情况与学院合作情况;学院院长曾大力、院党委副书记宋春春分别汇报了学院近况和学院暑期社会项目的整体安排;省级科技特派员吕尊富介绍了郎家村科技服务情况;社会实践团学生代表汇报了实践收获与成长体会。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持续构建“特派员领衔、本硕博联动、产学研融合”的模式,深化“技术诊断-田间实践-成果转化-服务提升”的四步工作法路径。坚持将人才培养“小课堂”与乡村振兴“大舞台”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播撒科技种子于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浙农林大力量”。
文/施寅
图/陈未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