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叶昕海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权威期刊《Trends in Parasitology》(《寄生虫学趋势》)发表了题为“The state of parasitoid wasp genomics”的论文(DOI: 10.1016/j.pt.2024.08.003)。论文不仅系统地回顾了寄生蜂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基因组数据现状。研究团队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寄生蜂的基因组大小,揭示了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论文还重点讨论了基因组学如何帮助理解寄生蜂的重要性状演化,例如寄生蜂毒液如何适应不同寄主昆虫,以及寄生蜂内源性病毒的进化过程。此外,文章展望了寄生蜂基因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包括如何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提升农林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效率,推动农林重要害虫绿色可持续防控。
寄生蜂是一类具寄生习性的膜翅目昆虫,其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保守估计全球的寄生蜂种类在50万到100万种之间。这类昆虫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农林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是探索生物演化、发展绿色害虫防治的特色研究模型。
学院叶昕海教授团队致力于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系统探究寄生蜂多样性演化机制,解析特殊性状相关的基因及分子机理,挖掘寄生蜂中的潜在杀虫基因资源。团队近年来在破译30余种农林害虫寄生蜂的基因组信息基础上,聚焦寄生蜂生物学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揭示了寄生蜂毒液基因快速演化的遗传机制(Nat Commun 2022; Genome Res 2023; BMC Biol 2021, 2024)、解析寄生蜂体型小型化演化机制(Mol Biol Evol 2021),以及寄生蜂调控寄主营养的基因组基础(BMC Biol 2022)。这些研究不仅增进了人们对寄生蜂生物学特性起源与演化的理解,也为利用寄生蜂进行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该论文最终被遴选为2024年10月刊封面论文,并作为当期Featured Article予以重点推荐。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叶昕海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叶恭银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方琦副教授、杨义博士和赵现馨博士参与论文撰写。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及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等资助。
(图文/叶昕海)